尖山乡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您稍候...
请点击下方地名展开
尖山简介:尖山乡在鄂西南边陲咸丰县中西部,乡集镇在唐崖河畔是尖山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离县城28公里,东与咸丰县高乐山镇,清坪镇相接,南与朝阳寺镇相邻,北及西北紧邻小村乡,活龙坪乡,西南抵大路坝区和重庆黔江区忠塘乡。所在在。 全乡共有37个村,361个村民小组,11456户,40583人。气候地理 尖山乡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风速小,温湿度适中,雾日少,无霜期较长,年均气温12°C——17°C,年均日照1200——1400小时,年降雨量1500——1800mm,无霜期220——270天,无霜期最长300天。 全乡国土318.68平方公里,占全县的8.00%,平均海拔650米。 主要高山有四方石,海拔1350米;袁家界、荆竹界,海拔1300米;空山岭,海拔1350米。高山植被丰富,坡度大,山顶峰尖,占35%。 全乡国土318.68平方公里,占全县的8.00%,平均海拔650米。 主要高山有四方石,海拔1350米;袁家界、荆竹界,海拔1300米;空山岭,海拔1350米。高山植被丰富,坡度大,山顶峰尖,占35%。 主要河流有南河、青浉河。南河是唐崖河上源河流。青浉河发源于活龙坪乡茅坝蛮界,流经钟塘、龙潭坝,在屯甫坝与南河汇合,河长35.5公里,常年流量8.2m3/秒。南河发源于小村乡大村十堰沟,流经小村、清坪四坝、香树坝、屯甫坝,与青浉河汇合,河长65公里,常年流量18.53 m3/秒。土溪河发源于乱石窖、二仙岩,全长15公里,流经破水坪、四方石、小水坪、泉水凉桥,与唐崖河汇合,常年流量1.75 m3/秒。资源物产 域内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9%,其中植物资源有1000余种,木本植物约160余种,300余属,2000余种。 境内物产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方解石、大理石、高岭土、铝土矿、磷矿、铁矿等。其中煤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燕子嵌村、小水坪村。主要野生动物有獐、狐狸、猕猴、果子狸、蛇、竹鸡、锦鸡、角角鸡、嘠嘠鸡、麂子、黄角丁、鲤鱼、鲢鱼、甲鱼、鸟类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鸭为主,并有“湖北仔猪第一乡”的美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苕、黄豆、小麦、杂豌豆、高粱等。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茶叶、蔬菜、桔柚、油菜籽、魔芋、桃、李等。药材主要有白术、贝母、杜仲、黄柏、厚朴、黄连等。 咸丰尖山 (3张) 2 位置 湖北省咸丰县尖山乡 。 3 历史文化始建于元朝的唐崖土司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城遗址,明代皇帝朱由校御笔亲授的“荆南雄镇、楚渝屏障”牌坊、皇坟遗志、张王庙、夫妻杉等无不向人昭示着土司王朝昔日的辉煌。朝阳库区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境内峰峦叠嶂, 稀动物316种,植物资源达1000多种是武陵山区重要的绿色宝库。 在咸丰县城西北30公里的唐崖司镇区域,4平方公里,为元、明时期唐崖土司治所。此城建于元代,整修于明代,历时470余年有3街18巷36院。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城周围以石砌墙基上筑土垣,残高1米左右。建有校场、阅兵台、万畎园、大小衙门及左右营房,建有桓侯庙,立有石牌坊。 今土司城遗址中的街道、城墙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变更,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石牌坊完好无损,桓侯庙的石人、石马犹存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现存的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石牌坊后山上有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人称“夫妻杉”。 唐崖土司城遗址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合并图册(2张) 4 特色产业烟叶、生猪是全乡两大支柱产业,黄阳坪村是全省种烟状元村。生猪生产声誉卓著是湖北仔猪生产第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