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镇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您稍候...
请点击下方地名展开
龙潭简介:龙潭镇在宣威市西北部,离市区32公里。含17个村委会、286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有16669户 60188人,其中男30695人,占的521%,女29493人,占的49%,农业58728人,占的97.5%,非农业 1460人,占的2.5%,自然增长率5.69‰,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9人。 全镇国土318平方公里,耕地3417公顷,其中水田462公顷,旱地2955公顷,农业人均占有耕地600平方米。有林地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4%。 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亿元,比上年增13%,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8206万元,增6%;第二产业总产值1.09亿元,增23%;第三产业总产值6013万元,增8%。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9.2%,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元,比上年增160元。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2万元,比上年增2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44万元,比上年增支438万元,增加28.16%。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45万元,贷款余额55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825万元和1385万元。 全年粮食总播种9.6万亩,粮食总产量2.79万吨,增产382吨,其中优质玉米播种3.65万亩,产量1.57万吨;马铃薯播种3.4万亩,产量7278吨;建设优质玉米制种基地450亩;种植烤烟8500亩,收购烟叶200万斤,实现产值1179万元,实现税收235.8万元;畜牧产业迅猛发展,年末出栏肥猪9.8万头,大牲畜3940头,羊5560只,家禽8.6万只,禽蛋产量189吨,肉类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030万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封山育林2500亩,人工造林200亩,义务植树32万株;为实现“万元增收计划”,在打乌、营上、得基、茨德、下格村种植核桃6136亩。 年内,工商经济迅速增长,全年生产销售原煤70万吨,比上年增22万吨,实现煤炭综合产值8000万元,比上年增37%;农产品产供销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发展农村经纪人51名;建筑建材企业收入32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产值2.5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共投资185万元,投工1.2万个,新修、维修市镇公路、镇村公路、村组道路85.3公里;投资110万元修复水毁龙潭河河堤48处2.5公里;投资70万元完成放马坪尼克村饮水工程;投资65万元在下格、打乌村实施“七期长治”工程;投资195.7万元建成二期烟田建设工程227件,共保护农田1500亩,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解决了1万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累计投入76万元,在下格建成1100平方米的小集市1个,新建露天货台31个,桥涵2座,硬化完小学生运动场地750平方米,新建厕所、垃圾池各1个,维修、硬化村间道路6.4公里,目前正积极筹建占地1090平方米的村委会和老年活动中心;投资10万元,选址新建龙潭村、新启村卫生所160平方米,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改善。 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全年发放孤儿、五保、复退军人等人员各项定期补助48.3万元,发放救济粮4.6万公斤,衣服1351件,救济1509人;针对5月霜冻灾害和7—8月份的旱灾,及时拨出救济款4万元,救济粮2.5万公斤,救济重灾户、受灾特困户477户802人;资助3861名农村贫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交农村火灾保险费6.25万元,参保率达98%;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00万元;核定优质粮食补贴4.2万亩,发放补贴资金45.5万元,核定种粮综合补贴4.3万亩,发放补贴资金46.5万元;投资80万元实施完成了市级重点扶持村2个、“安居工程”150户;组织劳务输出564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21人次,实现转移劳动收入1149万元。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完小17所,村小34所。在校学生10643人,其中初中教学班48个,在校生3173人;小学教学班228个(含学前班33个),在校生7470人,现有在岗教职工522人。全镇学校占地199409平方米,其中中心学校2000平方米,中学68000平方米,小学129409平方米;中心学校校舍建筑2810平方米(其中成技校1780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筑56892平方米。全年投资326万元,对新茂上河小学、大坡完小、新坪完小、业肥完小、中岭子完小等学校进行排危改造,新建校舍4806平方米,排除危房3259平方米;3509名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所有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共减免35.1万元;对381名中小学生给予贫困补助,补助3.4万元;享受云南省农业独生子女教育“三免费”181人,免费3.3万元;小学入学率为99.58%,巩固率为99.41%;初中毛入学率为99.02%,巩固率为99.01%。 全镇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7人,病床32张,村级卫生所16个,卫生员48个,医务人员26人,病原体床32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5.5万人,参合率90%,5.9万人次享受减免补偿金68.1万元(不含市级医院)。有文化站1个,藏书3700册;有广电站1个,专业技术人员2人,有2个村开通有线电视,可视频道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