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您稍候...
请点击下方地名展开
大庄简介:镇情大庄镇在双柏县城东北部,处于。东与禄丰、易门交接,南与法月表 镇相接,西与妥甸镇山水相连,北与楚雄市、禄丰县相邻。55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大庄村,离县城公路里程32公里。 大庄镇在双柏县东北部,区域557平方公里。大庄镇区域内现设有大庄、尹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 代箐、各三郎、洒利黑、木章郎、普妈、普岩、柏子村、代么古、干海资、麻栗树、桃园、杞木塘13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全镇国土55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大庄村,离县城公路里程32公里是一个发展中的小集镇,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镇、仙鹤之乡”的美誉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7年全镇总户数7 262户,26 919人,其中男性3927人,女性12 992人,少数民族14 866人,占55%,其中,彝族13 687人,哈尼族148人,白族、苗族、回族、拉祜族、傣族、僳僳族等31人。共有22个党支部,81个党小组,1157名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83人,女党员160人,发展新党员46人,发展女党员10人。2007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 667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3 288万元,人均纯收入2 184元,全年财政总收入571.3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14万元,年末全镇实有耕地28 338亩,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54 023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19.7万千克,烤烟8 400亩,完成指令性烟叶收购量125.1万千克,总产值391.61万元,均价达12.78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4 655头,出栏4 034头,生猪存栏28 267头,出栏25 723头,山羊存栏19 930只,出栏9 351只,家禽出栏57 703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 989吨,畜牧业总产值2 966万元,比上年增加106万元,增长3.7%。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收入7694.62万元,实现利润1037.52万元,上缴国家税金95.98万元。2 基层组织大庄镇党委下设党支部21个,其中:农村党支部 13 个,站(所)党支部 8个。共有党员 1175 名,其中:预备党员37名,女党员172名,少数民族党员602名。35岁以下党员330名,35岁至59岁党员310名,60岁以上党员293名。大专以上文化的党员68名,中专(高中)文化的党员204名,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党员903名。镇团委下设16个团总支,其中:农村团总支13个,学校总支1个,站(所)团支部2个。全镇共有团员1094名。3 自然环境镇境内最高海拔2269米(大哨山),最低海拔(大河边) 。 270米,呈东南西三面高,中部和北部地形低。沙甸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穿全境,后注入绿汁江。中部海拔1400米,多属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3℃;全年无霜期274~280天,每年3~4月日照最长,平均每月276小时;年降雨量800~900毫米,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等气候特点。4 沿革2000年把14个村公所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立村民小组,2002年8月撤乡建镇更名为大庄镇。全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3月进行第二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2000年11月1日进行第五次全国普查,大庄乡普查登记的总人数为25949人,其中男性13585人,女性12364人,男女比例为1∶0.9;汉族11621人,少数民族14328人,占的55.22%。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443人,出生率为17‰;死亡278人,死亡率10.7‰;自然增长率为6.4‰。 大庄镇2005年末。含大庄、尹代箐、各三郎、洒利黑、木章郎、普妈、普岩、柏子村、代么古、干海资、麻栗树、桃园、杞木塘13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033户,26820人,其中农业25896人,占96.9%,非农业024人,占3.4%;女性12942人,占的48.3%;少数民族14663人,占的54.7%。全镇有汉族、彝族、哈尼族、白族、苗族、回族、傣族、满族、拉祜族、僳僳族等10个民族,彝汉杂居;汉、彝、哈尼3族为世居主体民族,汉族多分布于大庄、木章郎、普岩、干海子等村委会;彝族多分布于各三郎、洒利黑、麻栗树、桃园、杞木塘等村委会;哈尼族汉族多分布于大庄、柏子村、桃园、杞木塘4个村委会。在少数民族中,彝族13519人,哈尼族1120人,其它少数民族34人。5 经济建设大庄是个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农业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烤烟、畜牧养殖,产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近几年来,结合大庄“历史古、文化悠、热气足、生态差、产业弱、基础薄”的实际,精心培植和扶持重点产业,不断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了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促进了该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推进了富民强镇的进程。 2005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量1058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410 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25公斤;圆满完成县下达给该镇的烤烟收购任务119万公斤,其中:指令性烤烟收购任务95万公斤,出口备货烟24万公斤,实现均价12.55元,支付烟农收购资金1327.6万元;大牲畜存栏14812头,出栏3732头,出栏率25.1%;生猪存栏27424头,出栏23268头,出栏率84.8%;山羊存栏20897只,出栏9045只,出栏率43.2%;家禽出栏48644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750吨,畜牧业总产值2790万元;完成早青蚕豆种植10650亩,销售青豆米340吨,实现产值22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17.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67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元;财政总收入55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