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驴友游记 >山鹰的空间

珠海箓猗堂游记

2023-12-20 10:52:07 山鹰 阅读:5663 积分:1594

    《诗经·淇澳》有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瞻彼淇澳,绿竹青青……”“菉”为古字,与“绿”字同音同解。  “菉猗”是梅南的别号,有绿竹茂盛之意。游览珠海箓猗堂,不能不了解“箓猗”先生。赵梅南,名嗣焕,字仲华,自号意翁亭,处士。宋魏王赵匡美十一传,嗣字辈。生于元贞二年(1296)丙申十月初五日, 终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乙巳三月初一日,享年70岁。

    珠海箓猗堂 @山鹰

    赵梅南

    梅南是元朝诗人,是最让珠海斗门赵氏族人崇敬的先祖。他之于族人地位之崇高,意义之重大,并不仅仅因为他的道德文章为世所仰,称理学名贤,行谊传载邑志,而更在于他的民族气节。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竹径构亭,亭有《菉猗诗集》,故别号“菉猗”。有诗云:但存方寸有余地,不可一日无此君(古人以竹比作君子),吟啸其中以自乐;竹林深处白云氛,诛草成亭晤此君,翁意在亭更在竹,何妨暮倚绝尘氛。他欣赏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云:竹有节,人有志。梅南爱竹是竹有节,人要有节气,此气节为民族之节气。作为一个覆亡王朝的后裔,异族入侵,元主中国,但他隐居不仕,以隐士之名隐居香山潮居里黄杨山,终日与青山绿水相伴,寄傲其间,尝作潮居八景诗以自乐,绝意功名。梅南在他《续修天源族谱·序》中道:“……嗣焕誓不与元贼共戴天,坐山谷以终日,观琴书以陶情。虽潮居山穷水尽之终,力耕种谷之俗,吾亦安堵修如也。”邑人杨观光作的《意翁亭》写道:“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以名吾亭,亭成莳光木列怪石,左右琴尊,前后图史,日课儿书数卷,与客奕数秤,或倚竹而吟啸,或步屐与倘佯,徇意所之,随遇而乐……”。族人为了纪念这位有气节、气度不凡的先祖,七世祖赵隆在建赵氏祖祠时,以其别名“菉猗”作堂名。而菉猗堂(赵氏祖祠)则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其深沉的历史文化与梅南的民族气节将永刻于族人心中。

    赵梅南爱国爱乡,生于元而不仕,且轻财好施,龙归寺兴建于斗门龙归岩时曾捐田贰顷十四亩。他现遗下不少文化遗产,诗词和文章有:《潮居八景诗并序》、《梅南祖诗》十三首、《梅南遗嘱》、《梅南家训》以及《处士意翁亭续修天源族谱·序》等。

    珠海箓猗堂 @山鹰

    “菉瞻淇澳,猗颂商那”是正门楹联,有绿竹茂盛美丽、颂商汤王朝盛世福泽德之意。



    菉猗堂全名为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又称菉猗祠、南门菉猗堂、赵氏菉猗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占地427平方米。由五幢建筑物 (前面三幢,后面两幢) 及祠堂前的一片空地所组成,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代乾隆年间曾修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即赵晴峰),为祀其曾祖父梅南而建。

    珠海箓猗堂 @山鹰

    菉猗堂经广东省及珠海市有关专家学者考证,已确定为珠海市内保存较好、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筑,于1987年和1994年先后被斗门县和珠海市评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成为了广东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选为斗门区“斗门八景”之一,现由珠海市文化局和南门村委会共同管理。

    蚝壳墙

    珠海箓猗堂 @山鹰



    菉猗堂的蚝壳墙最引人注意。65厘米的墙体上,由无数蚝壳按规律排列砌建,颇为壮观。由于珠江一带水域盛产蚝,以蚝壳为墙在明代以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十分流行。据称,菉猗堂四周墙体的蚝壳历数百年风霜无损,坚固无比。现存的山墙只有一小部分为后来重修,其它均为始建时的“原装”面貌。有“千年砖、万年蚝”之说。

    三进院落

    珠海箓猗堂 @山鹰


    珠海箓猗堂 @山鹰

    珠海箓猗堂 @山鹰


    菉猗堂为三进院落四合式布局,包括前厅、中殿和后殿,建筑面积426.69平方米,进与进之间隔一天井,里进较外进高,整体结构古朴典雅,颇具气势。主体建筑为山墙两坡顶屋面、龙舟脊,硬山搁檩式梁架。山墙结构尤为独特的蚝壳与黄坭浆砌成65厘米厚壁,院落台基全用红谷石砌成。整体采用大量的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等装饰。墙上有以文人墨客琴棋书画为内容的绘画。这是一座颇具明代地方特色的古代建筑。

    微信订阅:相约久久,赠送9000景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