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大全 >山西 >忻州 >红门口地下长城攻略 > 地道

偏关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旅游攻略 之 地道

上一页(5/共7页)下一页
5.地道景点照片

  地道简介

  地道改造完善适合开放的有1650米。战备地道分两期挖掘而成,第一期(1968年—1969年)是水泉民兵和当地老百姓全民动员挖掘土洞,长度约为4400米;第二期(1970年—1980年)由县人民武装部指挥,利用原先的部分土洞,完成了后来的砖砌地洞,长约4500米。当时民工由全县15个公社的民兵一月轮换一批施工,断断续续历时13年,总长约8900米。水泉战备地道的主体功能是藏运兵员,设有指挥部、供粮处、医疗室、饮水源、瞭望台、会议作哉室、伙房、广播站等设施,上下三层,出口众多,四通八达,又因为其主体部分由明长城砖砌成,更增加了历史文化价值,在全国现存战备地道中首屈一指,名副其实。
从您位置到红门口地下长城 景区的卫星地图

红门口地下长城的景区简介:

  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是现存全国规模最大的战备地道,1990年拍摄的电影《大决战》中,片头多个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水泉堡始建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是长城红门口的驻军堡,红门口是长城要塞,水泉营是镇守红门口的游击将军署,号称“三关前哨”,在隆庆四年(1570)“隆庆议和”之前,这里曾上演过一个多世纪惨烈的历史红色大剧。红门口是古长城要塞,是古代中原国家通往塞外的关口,相当于现今的海关,遗址位于水泉堡东侧河道处。1968年,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水泉堡又成为北京军区“长城沿线战斗村”建设工程之一,明长城之砖石,转到地下,古今交汇、成就了今天的地下长城。现代的战备地道,增添了更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红门口地下长城的门票价格:

  免费
信息纠错

红门口地下长城的开放时间:

  09:00-17:00

红门口地下长城的驴友游记

红门口地下长城的驴友照片(包含73张照片)

微信订阅:相约久久,赠送9000景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