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影像
加载中,请稍候...返回地球提示:单指移动、双指放缩图像,详细介绍↓
宇宙奇观银河星系 风车星系 船底座星云 双天线状星体 哈勃展示 超星团 星系边缘 五星额定重力透镜 小麦哲伦中的疏散星团 小麦哲伦中的星团 壮丽的星暴星系 附近的尘云 风车形星系 大猎户星云 蟹状星云 恒星爆炸的余晖 超深空 回飞棒星云 众多星系 超新星遗迹星栏 天鹰座星云中的恒星尖塔 涡状星系 宇宙星际尘埃 年轻恒星的强大外流
火星介绍:
火星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见,最高亮度可达-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
地表
地表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火星地表地貌大部分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充满撞击坑,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冰组成的极冠,而上覆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水源
水源 火星地表遍布着流水的遗迹,有些是洪水刻画而成,有些则是降雨或地下水流动而形成,但多半年代久远。火星南北极有明显的极冠,曾被认为是由干冰组成,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为水冰,只有表面一层为干冰。另外一个关于火星上曾存在液态水的证据,就是发现特定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而这两者都需在有水环境才能形成。对于于火星上有冰存在的直接证据在2008年6月20日被凤凰号发现,凤凰号在火星上挖掘发现了八粒白色的物体,四天后这些白粒就凭空消失,因此这些白粒一定升华了,盐不会有这种现象。2008年7月3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加热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最终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2013年9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报告,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土壤含有丰富水分,大约为1.5至 3重量百分比,显示火星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未来移民使用。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上发现液态的盐水。2018年7月25日,据意大利媒体报道,该国科学家在火星上首度发现一个地下液态水湖。
地形
地形 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撞击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分布各地,南北极有以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而风成沙丘广布整个星球。随着卫星拍摄的越来越多,更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地形景观。
沙尘暴
沙尘暴 现今火星风成地形遍布,如吹蚀、磨蚀等风蚀作用,和沙尘遇地形阻碍而填积、侵积等风积作用。前者形成如广泛分布于梅杜莎槽沟层的风蚀脊,后者则如大瑟提斯高原上撞击坑下风处的沙尘堆积,和撞击坑中常见的沙丘。
火卫一
火卫一 火卫一又称为“福波斯”,是火星的两颗自然卫星中,距离火星较近且较大的一颗,平均半径为11.1km,是另一颗卫星火卫二的7.24倍。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围绕火星运动,轨道距火星中心约9400km,也就是距离火星表面6000km。火卫一到其母星的距离,比其他已知行星的卫星都要近。火卫一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火卫一上有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叫斯蒂克尼撞击坑。由于轨道离火星很近,火卫一的转动快于火星的自转。因此,从火星表面看,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由于轨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卫一的轨道半径会逐渐变小,最终它将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环。
火卫二
火卫二 火卫二又称为“得摩斯”,是火星最小的一颗卫星,平均半径为6.2千米(3.9英里),与火星的距离是23,460千米(14,580英里),以30.3小时的周期环绕火星,轨道速度为每秒1.35公里。火卫二的组成是富含碳的岩石,与C-型小行星和碳质球粒陨石非常相似。它有坑穴,但是表面因为风化和表岩屑的部分填充而比火卫一平滑。这些表岩屑是有大量的气孔,使用雷达估计的密度只有1.1公克/立方公分。两个最大的坑,斯威夫特和伏尔泰,的直径大约都是3公里。
火星生命
火星生命 2000年,美国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块火星陨石。这是一块碳酸盐陨石,后被编号为ALH8400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称在这块陨石上发现了一些类似微体化石的结构,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自然生成的矿物晶体。直到2004年,争论的双方仍然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2018年6月6日,美国太空总署宣布,好奇号探测车在火星的古老湖床的岩石里,发现有机物质。这可能对寻找生命给出重要线索。
机遇号路线图
机遇号路线图 机遇号自登陆之后,成功的研究了土壤和岩石样本并在登陆地点照下了全景照片。在2004年的6月到12月间机遇号跨越火星地表去调查另一个地点-忍耐撞击坑(Endurance crater);在2005年10月到2006年3月之间,机遇号朝向了南方的维多利亚撞击坑前进,途中经过了一个大而浅且部分受到覆盖的陨石坑-"黑暗撞击坑"(Erebus crater); 在2006年9月底,机遇号抵达了维多利亚撞击坑并顺时钟沿着坑的边缘探索。2007年6月,机遇号返回了撞击坑最初抵达的地点"鸭子湾"(Duck Bay);同年9月,它进入了撞击坑开始进行详细的研究。2008年8月,机遇号离开了维多利亚撞击坑并抵达"努力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西边的“Perseverance Valley”。截止至2018年5月15日(sols 5086),机遇号的里程数是45.16公里(28.06哩),也打破了NASA在地球外的无人探测车移动记录。
勇气号路线图
勇气号路线图 “勇气号”于在2004年1月4日成功地降落在康涅狄格州大小的古谢夫陨坑。降落伞为“勇气号”减速,24个气囊减轻着陆时的冲击力。自从登陆火星后,“勇气号”在跋涉2英里后到达哥伦比亚群山。这里共有7座小山,大约270英尺高。“勇气号”在此对斜坡、岩石和山丘等进行了勘察,以了解这一地区的地质历史,时间长达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