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影像

加载中,请稍候...
返回地球提示:单指移动、双指放缩图像,详细介绍↓
太阳系 >月球
月面地形第谷坑 哥白尼坑 雨海 虹湾 丰富海
嫦娥工程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 嫦娥四号 嫦娥五号
阿波罗计划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2号 阿波罗13号 阿波罗14号 阿波罗15号 阿波罗16号 阿波罗17号
我们的太阳系月球火星 地球 地球之夜 太阳 水星 金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阋神星
宇宙奇观银河星系 风车星系 船底座星云 双天线状星体 哈勃展示 超星团 星系边缘 五星额定重力透镜 小麦哲伦中的疏散星团 小麦哲伦中的星团 壮丽的星暴星系 附近的尘云 风车形星系 大猎户星云 蟹状星云 恒星爆炸的余晖 超深空 回飞棒星云 众多星系 超新星遗迹星栏 天鹰座星云中的恒星尖塔 涡状星系 宇宙星际尘埃 年轻恒星的强大外流
月球介绍:
月球-月球高清图片月球
  月球,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年龄约46亿年,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并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进行公转,同时也进行自转。月球的诞生,也为地球增加了诸多潮汐等很多新事物。作为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从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到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登月,人类从未停止对月球的探索,在月球上开展的科学考察、采集的月球样品和埋设长期探测月球的科学仪器,以及带回地球的381.7千克月球样品,大大增长了人类对月球起源、演化的认识。由于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而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到的,因此更加吸引了人类对其背面的探索,2018年12月8日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便是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工程。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距离384400千米,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表面被巨大的玄武岩(火山熔岩)层所覆盖,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比较著名的有风暴洋、云海、湿海、静海等。月球上也存在着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如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等。月面上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美丽的“辐射纹”,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同样,月面上也有裂谷,称之为月谷,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冷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它把月球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壮观。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产生满月、月食等天文现象。
月海
月海  在地球上用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被称为月海。公认的22个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背面有3个,4个在边缘地区。大多数月海大致呈圆形,椭圆形,且四周多为一些山脉封闭住,但也有一些海是连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还有五个地形与之类似的“湖”——梦湖、死湖、夏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还大,比如梦湖面积7万平方千米,比汽海等还大得多。月海伸向陆地的部分称为“湾”和“沼”,都分布在正面。
撞击坑
撞击坑  撞击坑是伽利略命名的,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最大的撞击坑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关于撞击坑的形成,现有两种说法:“撞击说”与“火山说”。“撞击说”是指月球因被其他小行星撞击而有现今人类所看到的撞击坑。“火山说”是指月球上本有许多火山,最后火山爆发而形成了火山喷发口。
环形山
环形山  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六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
月谷
月谷  地球上有着许多著名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月面上也有这种构造,那些看来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即是月谷,它们有的绵延几百到上千千米,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那些较宽的月谷大多在月陆上较平坦的地区,而那些较窄、较小的月谷(有时又称为月溪)则到处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冷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它把月球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壮观。从太空拍得的照片估计,它长达130千米,宽10-12千米。2014年10月5日,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一个隐藏于地下的巨形的方形结构。这一结构宽2500公里,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条古老的裂谷系统,后来其中充填了岩浆。
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都宣告失败。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登月,相继阿波罗-12、14、15、16和17号实现载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采集月球样品和埋设长期探测月球的科学仪器,共带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样品,大大增长了人类对月球起源、演化的认识。中国的探月工程称之为嫦娥,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天文现象
天文现象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微信订阅:相约久久,赠送9000景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