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驴友游记 >NIT铁蛋的空间

2015.10 甘青川高原旅修(六)——雪域高原太阳部落

2024-02-17 10:50:41 NIT铁蛋 阅读:3797 积分:2021

    竹庆邬坚禅林

    从德格县城出来,雀儿山交通管制,未能按计划当天到达石渠县城,夜宿竹庆镇藏族人家。饭后在镇上走走,遇见两位藏族小伙。闲聊几句,说道大宝法王,双方信任加深。他们告诉我,后面有个很好的寺庙。

    竹庆寺 @NIT铁蛋

    这里虽然地处甘孜至石渠之间,与德格县城隔着高高的雀儿山,但却是德格的领地。德格家族曾称雄千年,后来归顺西藏政府,民国时期为川军控制,后来随同刘文辉放弃了武力对抗红色汉军。德格土司乃是藏地四大土司之首,整个家族历千年数十世而不衰,乾隆年间,曾协助中央政府平定大小金川之乱,统辖十万平方公里领地。千年传承,决不仅是草根屁民们眼中的权力、财富,而是见识与格局、信仰与事业的合体!

    竹庆寺 @NIT铁蛋

    次日晨起,经指点,寻得镇南大寺~竹庆寺,又称“佐钦寺”,全名“竹庆邬坚禅林”,汉语意为“大圆满寺”。创建于1685年,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传承寺院之一,是藏传密宗大圆满法的教授传承发源地。德格乡里面有一道不高的山梁,像个山门把竹庆寺掩在后面的沟谷中。在藏区,有雪山就有神灵在护卫,远处高高的雪山正罩在竹庆寺上方。雪山下面,就是竹庆寺,山峦包围,主寺靠近沟口,中间是平坦的草坝,地形非常好。

    竹庆寺 @NIT铁蛋

    竹庆寺被山峦包围,据说这里极具加持力。顺着山谷路前寻,入口至山谷的尽头足足有三公里深,竹庆佛学院的闭关中心就位于最里面。

    竹庆寺 @NIT铁蛋

    整个建筑成方城状,外墙颜色是非常庄重沉稳的棕红色,墙头顶着一排圣洁的白塔;白塔之上,是几方耀眼的金顶。

    竹庆寺 @NIT铁蛋

    据说,在300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十三位虹化(修行者死后出现一道虹光,身体仅剩下头发与指甲,其余的都虹化了)大成就者以及许多修成正果的通人证士。

    竹庆寺 @NIT铁蛋

    靠近沟底还在扩建的“佐钦熙日森五明佛学院”及佛学院的闭关中心,直抵雪山脚下,附近草场茵茵,溪流蜿蜒,山坡森林植被茂盛,头顶雪山冰川,远远望去,如仙境一般。

    竹庆寺 @NIT铁蛋

    雪坡上有一大片凸起的岩石,状如一朵巨大的朝着蓝天昂首开放的圣洁的雪莲花,雪山上厚厚的积雪顺着山坡下泻形成壮观的冰川,朝阳初照,使这一片天地充满金山般的神圣氛围。竹庆寺定期举行大规模的法会,会来六七千人,寺外的平地上临时搭起了很多帐篷。

    竹庆寺 @NIT铁蛋

    历代德格土司都将寺庙封为家庙。竹庆寺辖有分寺100余座,分布在德格、白玉、理塘、新龙、道孚、康定及青海玉树等地区以及海外,清咸丰年间(1851年)第四代活佛聘任不丹国国师,不丹亦派遣喇嘛留学,僧侣往返不绝。

    竹庆寺 @NIT铁蛋

    宽展的山间草场,神鹿向我们问候。

    竹庆寺 @NIT铁蛋

    寺院大兴土木,佛殿在建,山间的成了混凝土预制场。

    竹庆寺 @NIT铁蛋

    竹庆寺这里也有个佛学院,叫做熙日森五明佛学院。

    竹庆寺 @NIT铁蛋

    五明佛学院,是指以五明学说为基础的佛学院,而不是名字叫“五明”的佛学院。

    竹庆寺 @NIT铁蛋

    我想起来我们这一路上已经看到过好几个五明佛学院了,亚青寺也五明佛学院。

    雀儿山、新路海 @NIT铁蛋

    离开,告别主寺。2015年10月2日7:33,海拔3850米。2℃。

    竹庆寺 @NIT铁蛋

    扎溪卡大草原

    下图是雀儿山下竹庆全景,朋友在217省道上拍的。我们离开竹庆,上大路时,太阳刚刚升起,光线欠佳。

    竹庆寺 @NIT铁蛋

    上了S217,前行不远,路边有一溜新的非常漂亮、色彩明艳的佛塔和嘛呢墙。

    竹庆寺 @NIT铁蛋

    墙身五彩唐卡装饰图案,摆放着许多色彩鲜艳刻有六字箴言的石板,远远就能望到。藏族人走过圣迹永远是顺时针,他们尚佛的信念已成为本能。

    竹庆寺 @NIT铁蛋

    白塔、亭子左右各有一个,玛尼堆、嘛呢墙长达百米。

    竹庆寺 @NIT铁蛋

    这里能全览雀儿山及竹庆全景。相传这里曾是格萨尔王往返于此祭祀天神的地方,至今经幡飘舞不绝。
    竹庆寺 @NIT铁蛋

    有位朋友在我们之前拍的,夏季上午。白塔 高耸在蓝天下,明媚的阳光洒在布满精美图纹的塔身上。
    竹庆寺 @NIT铁蛋

    前行没多远,雀儿山下蜿蜒的水流大片的草场,再次缠住了我们的车轮。

    雀儿山、新路海 @NIT铁蛋

    这里属于扎溪卡大草原的一部分了。扎溪卡是四川最大的草原,“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语别称,意为“雅砻江边”。扎溪卡也有了另一个名字———太阳部落。它的地理位置在四川省西北端的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地处巴颜喀拉山南麓,境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25000多平方公里(草地约占90%),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个县,其县城石渠海拔4200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城”。

    雀儿山、新路海 @NIT铁蛋

    扎溪卡大草原是岭·格萨尔王出生成长并征战一生的主要地区,是岭·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格萨尔王出生于公元1038年,逝于1119年。格萨尔自幼家贫,与母亲相依为命,以放牧为生,16岁赛马称王。他雄才大略,智勇双全,一生除暴安良,扶贫济弱,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进驻位于阿须草原西北部俄支乡境内的故都“森周达则宗”,巩固并壮大了岭国。在阿须草原乃至整个德格,随处都有格萨尔王的印迹,并流传着许多格萨尔王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诞生在阿须草原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并广为传唱。《格萨尔王传》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约有七百多部,两千多万诗行。
    雀儿山、新路海 @NIT铁蛋

    在扎溪卡草原,你会被它那气势磅礴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深深打动,它的原始、纯净、苍茫与悠远,有一种大美不言的深沉韵味。

    雀儿山、新路海 @NIT铁蛋

    石渠是四川省最西北的地方,川藏青交界,长江与黄河上源之间。县城海拔4250m,年平均气温在-7℃,最冷的时-45℃,无霜期只有四十多天。当地保持了很古朴的原始风貌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当地的人也非常朴实,普通话基本不懂,基本上没受外界的影响。石渠县一共有两个“玛尼”,---巴格玛尼石经墙---松格玛尼石经城。相对于巴格玛尼石经墙,去观赏松格玛尼石经城路要远多了,也比较难走,神秘的石经城隐秘在繁花簇拥的高山草原深处。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松格玛尼石经城。行前查了半天地图,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石经城应该在石渠的阿日扎乡。在这里,导航至今是废物。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通往阿日扎乡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南边的虾扎乡经长沙干马乡过去,一条是从北边的新荣乡附近过去。走南线总路程会短一点,但北线可以更多地利用省道。虽说省道也是土路,但想来总应该比地图上显示为灰色细线的道路要靠谱一点吧。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我们选择了北线。向石渠方向走,沿S217到了新荣乡南,过了“宜牛贡巴”以后,路的右侧水库之前,向东北下217省道。当时没在意,这里是雅砻江。过雅砻江,宜牛乡,砂石土路往阿日扎乡方向。颠颠簸簸的30公里后,阿日扎乡。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我们到了阿日扎乡,阿日扎五明佛学院红色的大殿和僧房。松格玛尼石经城还在二十多公里以外。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一位藏胞告诉我们,大概要走一个小时,顺着河谷,前面有岔路,要走下面。

    扎溪卡大草原 @NIT铁蛋

    躲不开了。他们也不躲你,驮着木材听听框框挤过去。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我的车漆啊,还好,拉出一些红漆划痕,牦牛驼的木头外上了漆。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沿着溪流,一路美景,我只顾极其小心开车。一条布满了尖锐碎石的路,随时可能扎胎。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许总不无幸灾乐祸的口气:“外面太漂亮了,你只顾开车,亏了。回头我开。”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神奇石经坛城

    沿着往北河边的土路,开出去25公里后,车的左前方一片空旷的开阔地上出现一大片白色帐篷群和板房,这样的深地怎么会聚集着这么多的牧民?车往左拐了个弯,远处的云影中,一个熟悉的影子~松格玛尼城终于出现了。来之前做功课,看过它的图片。还打印在路书上。前面问路时,牧人不太懂汉语,但给他们看图片后都明白我们要去哪里。当年在藏区,佛爷上师的图片是沟通的神器。大宝法王的照片在新一代藏族同胞中极受尊崇。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松格玛尼石经城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据传格萨尔王时期,将士们为了替战死疆场的士兵超度灵魂,在此垒了一个玛尼堆,后来老百姓因为缅怀格萨尔王的功绩,纷纷来此朝觐,玛尼堆越来越大,越垒越长,最后形成了玛尼城。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好大一片草场。没有任何路,在草场上努力辩出车辙印迹顺行,减少破坏,方向玛尼石城。草场中有一个祭祀台,祭祀台前面对就是神山。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天地极其广阔,这座孤独的城堡不显高大雄伟,但是千多年的岁月,高原的人们,凭着对美善的追求,你一块我一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堆砌,竟然就被整整齐齐地垒成了一座城堡。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远远地,铁丝网围护起来,只可步行接近。恩德尔红山脚下,这里天地间众生平等。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城堡高约三丈,长宽有近百步见方。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此处海拔4200多公尺,在百度地图上这个点东面有个叫“当块”的地方,能搜索到,但是没有路的显示。转到谷歌卫星地球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的建筑物,就是松格玛尼石经城。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有很多当藏人在绕着石经城转经,附近已经搭起了一片板房帐篷村,已是初具规模的居民点了,那里就应该是“当快”,距离不到一公里。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漫长的时间历程,每片石头各个面都刻满经文,小小的石块聚拢成一座承载了满满信仰的城堡。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这里没有其他游人来到。遇到一位懂得汉语的老哥,是青海过来的,非常热情地引领我们进入城堡内。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他用拐杖撩开幕布,后面神像显现。他用最简单的汉语说:这里最好!后来查阅,说是古老的莲花生大师雕像。当时我们没太明白神像的含义,只记得“很好”。今天,回忆这在这殊胜之地,我记起曾学会的金刚上师咒——莲花生大士咒:“嗡啊吽,班扎尔咕噜,呗马悉地吽”。莲花生大士咒是梵文写的。念诵莲花生大士心咒 ,你就是在净化环境、净化你自己和其他一切众生 。念诵此神有助于修行和觉悟。念诵莲花生大士心咒 取的圆满证悟境界的话,就能有利益自己和一切众生 。有佛的心咒,念莲师心咒等于念诵财神、本尊、空行、护法的所有心咒,利益无边。

    扎溪卡大草原 @NIT铁蛋

    莲花生大师,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 是藏传佛教的开宗祖师,被誉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总集化身。公元八世纪 ,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 。


    玛尼城行者修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城墙上有一排排"窗口"摆放着诸神像。据有心人实地勘察,仅石经城外围墙上就布有神龛383处,在城内同样布满了无数的神龛,均供奉着雕刻精美、神态万千的石刻佛像。就神龛内彩绘石刻佛像的种类和精美程度而言,松格嘛呢石经城堪称是一座草原上的石刻艺术博物院。有极其古老的转经筒。信关公与财神的光头二子入乡随俗地绕城。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修行不必只追求外在型与为,追求真善无需对立佛道主。莲师蓄发、蓄胡须,示现在家相;昭示在家行持密法者,如果如法精进,也会得到大成就。

    扎溪卡大草原 @NIT铁蛋

    朋友拍的比我们更有情调。

    扎溪卡大草原 @NIT铁蛋

    正面有一道"城门"可以进出。我们到的时候,门没开,遗憾,据说里面如同迷宫般。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有师傅现场雕刻经文石,一锤一凿,六字箴言和佛教经文赫然石上。有了这样的文字的石块,便成为了玛尼石。有了玛尼石,便有了将吉祥愿望寄托的对象。当时不懂得,游客也可以捐刻留存。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信众绕着玛尼城转经,要绕着转至少三圈。很多虔诚的藏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日复一日转经 磕头 颂佛。

    扎溪卡大草原 @NIT铁蛋

    附近的帐篷村落,便是各地前来专门转经人们的家。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我们好像也绕了三圈,记不清了。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有了准确松格玛尼城数据,东西长73米,南北宽47米,城的外墙高度约为9米,中心主体经幢部分最高点为14.5米。在城中偏东位置,有一座用嘛呢石砌成的经幢佛塔,塔高约5-6米。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如此之多的石头之间没有用任何黏合剂,就只是这样简单地堆叠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城堡。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藏传佛教噶举派和宁玛派的许多开派主师,如都松钦巴(噶玛噶举派祖师)、仁钦贝(止贡噶举派祖师)、帕木竹巴(帕木噶举派祖师),宁玛派的噶当巴德西(噶拖寺的始建者)等高僧大德都出自石渠、德格、白玉一带的金沙江两岸地区。以此背景而论,梵文在石渠一带使用的时间可能较早,可能达到后宏期初期即11—12世纪。石经城墙基下的梵文石刻,大概说明石经城的始建年代可能上溯到11-12世纪。而这一时期恰好也是格萨尔之原型岭氏家族势力活跃的时期。这就意味着,有关松格嘛呢石经城始建时代,格萨尔传说与梵文石经所提供的年代线索能够大体吻合。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松格嘛呢石经城已历经千年,每一块石板都是这座城历史的见证。如今又不少民众慕名而来,其中不少人都手捧带有刻字的石板垒砌在城墙周围,在当地人看来,叠加其上的不仅是一份对于这座石经城的尊重,更是一份真诚的深深的信仰。松格玛尼石经城附近的帐篷宾馆是可以租住的。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松格嘛呢石经城是一座“活”着的城,自它存在以来其建造就从未停止过,每年都有无数新的嘛呢石刻不断往上垒砌,即便“文革”中也未曾中断。它不断垒砌但又永远“长”不高。这里邻近河滩湿地,石头的增多使这座城堡不断地下陷,地下的高度跟地面的高度相当。石渠县文物部门曾在松格嘛呢石经城墙基处向下挖过一条小探方,发现下面嘛呢石刻上所刻经文多为梵文。梵文在藏地主要盛行于佛教前宏期即吐蕃王朝时期,公元842年朗达玛灭佛使佛教徒由卫藏向康区等边地转移,在经过100多年即到10世纪后期兴起了佛教由康区向卫藏传播的下路宏法,而当时包括石渠和德格、白玉等县的金沙江两岸一带乃是下路宏法的核心地区。文物部门科考队希望能够挖开测量一下到底有多深,当地人反对抗议,这一举动影响一个了当地的宗教信仰,他们认为这不太吉利,所最后只是挖了几米,一直看不到底就回填了。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嘛呢石刻是藏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有着异常古老的起源,它与藏地先民远古时代对石的崇拜以及佛教传入以前的苯教信仰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藏区嘛呢石刻虽与寺庙文化已有一定联系,但它主要属于一种民间信仰系统,是生存环境较恶劣的藏区农牧民较自由地表达信仰的一种民间化的途径与方式。特别在辽阔的草原牧区,因寺庙稀少且距离遥远,嘛呢石刻往往成为牧区民众表达和实现信仰的一种主要方式。嘛呢石刻文化在石渠县及与之相邻的青海玉树、西藏昌都地区北部以及整个藏北牧区一线均极为发达。松格嘛呢石经城可能是目前整个青藏高原藏区所见惟一和最大的嘛呢石经城,是青藏高原嘛呢石刻文化的一个顶峰和极致,是一个举世无双的文化奇观。它在宗教、艺术、建筑乃至民俗文化方面的价值不言而喻。从某种意义说,它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与人类价值的“城”。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有这么个故事:在1960s,政府决定拆除摧毁松格玛尼石经城,在准备拆毁的那天,领导驱车前往松格玛尼,半路突然发现手表不见了,返回寻找,等找到了天色已晚,领导决定明天再去;当天夜里,领导老婆突然自杀,领导只能把松格玛尼的事情暂时放一放;等领导终于处理完家事后,又率众驱车前往松格玛尼准备拆毁,突然天降大雪,把路给断了,折腾了一个星期怎么也过不去,领导只好作罢......松格玛尼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世外风景画廊

    太高的海拔,我们的身体能坚持近一小时行走,知足了。石渠还有巴格玛尼石经墙等着我们。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藏语“扎溪卡”,意思就是雅砻江的源头,位于扎溪卡大草原的石渠县。也被称之为“太阳部落”,顾名思义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这里也是一个山峦叠绕的殊胜寂静之地,它的寂静让天空湛蓝白云剔透,草地如毯河水清澈,这里的一切盛显吉祥与平和,让内心安然而熨帖。多少年来,每一次行走在高原,看到策马扬鞭的牧人,内心都会生出深深的感慨。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石渠拥有中国最稀有、最美丽的高寒湿地群,在雅砻江支流洛曲河和山峦之间,五彩的草滩山野峡谷。。。这里如此的接近太阳,所以才那么纯净而美丽。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回程,老徐同志开车,估计是为美景吸引,眼睛经常离开路面。这不,车子声音不对劲了。停下来,我们的左后胎扎压后已成拖布状。折腾40分钟,换上轮胎。老徐深感愧疚……这条路刚修建了没几年,通行车辆极少,锋利石块很多。开车要小心吽。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石渠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川、青、藏结合部,6万人,面积25191平方公里,县境内平均海拔4526米、县城海拔4265米,是四川省面积最大和海拔最高的县。县城距成都1070公里,到边远乡村下乡骑马来回需要15天以上,是四川省距成都最远的县。年平均气温-1.6℃以下,极端最低气温-46℃,空气含氧量仅为成都平原的46%,每年零下25℃天数达183天,被称为“生命禁区”,是四川省气候最恶劣的县。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这里有不少的游牧部落,他们逐草而居,在2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由迁徙,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政府给他们划出定居点,但违反了游牧民族自由的天性。在转场的浩荡大军之中,一群僧人平日里劳作,做法事时便住进移动的帐篷寺庙,对信徒的佑护当也一样。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回程五十几公里砂石路,碎石遍布。没有备胎了,这里是川青藏最边远的地方,只能祈求佛祖护佑了。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回到平整的大路,扎胎警报降级。雅砻江上的大大的水库有个好听的名字-太阳湖。但是,太阳不见了。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水库旁的新荣乡,太阳部落视乎不太在意我们这几位不速之客。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偶尔给点蓝天。

    松格玛尼石经城 @NIT铁蛋

    石渠县城,不大,就那么2条街,走上去,拐过去,就么了。县城尽头终于发现一家简陋的轮胎店,找到一条杂牌同尺寸轮胎。汉人老板,收了1000元,哎……这台在成都不会超过500。就当买了1000元临时保险了,但愿永远不用这条胎。遇到另外一位补胎的当地人,懂汉语,闲聊中,我们真诚的赞扬藏民族。他说:我们藏族也有坏人……他们是banchan的人。无语。冷,没有阳光。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巴格玛尼石墙

    路过雪域名刹色须寺,其位于石渠县城西约30公里处,是康巴地区唯一有资格授予“格西”学位(相当于佛学博士)的格鲁派寺庙。创建于1760年,也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由一百多个寺庙组成。天色太暗,同行人这些天天天看寺庙,情感疲劳了,未做停顿。网上寻张照片。

    色须寺 @NIT铁蛋

    色须寺前面岔路口,沿河道依西山北上,约17公里。
    色须寺 @NIT铁蛋

    扎嘉神山下的大草原和河滩海拔4200米,这里有一座长1.6公里的玛尼石墙,它呈直线由东向西延伸,这就是巴格玛尼石墙,它是全藏区乃至世界上最长的玛尼石墙。在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巴格玛尼石经墙”,如同拉萨 大昭寺 、阿里 岗仁波齐,是藏人朝拜的中心。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与世界上最长的的巴格嘛呢石经墙相见,需要一生足够有幸。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驱车绕墙三周,足足二十里。 乌云下心如明镜。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帐篷,修行者住所。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藏族人认为有玛尼石的地方,就等同一尊菩萨在那里恒行利生,有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玛尼石经墙。石经墙始建于1604年,由第一世巴格喇嘛桑美彭措修建。最初的兴建乃至后来的扩建,融入几代信众强大的愿力和智慧。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现存石经墙宽9米,高3米。墙体内有石刻佛像3000尊,刻有藏文《甘珠尔》、《丹珠尔》各两部、《贤劫经》1000部、《解脱经》5000余部,还有数以亿计的大大小小玛尼石和佛像。这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玛尼石经墙,己纳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转绕一圈有念诵一部大藏经和诸多经咒的功德。即使你不转绕玛尼墙,只要你经过此地,风吹到石头上,你触到此风,也不会堕三恶趣。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用泥塑的佛塔和佛像怕被雨水冲坏;用金和铜做的佛塔和佛像,人们会升起当作财物的贪心,又怕被偷窃;墙壁上画佛菩萨的像,容易脱落坏掉;修建大殿害怕漏水;印刷的经书哪怕校对九遍也难免有错字。而玛尼心咒刻在石板上,夏天不怕晒,冬天不怕冻,不需要雇人照看,无有财物的贪心,字少不易出现错字……做其他功德犹如抓住树枝一般,刻玛尼则像抓住主干一样,就算整个地域遍满强盗和蛮兵,玛尼石也不会受到损害,会一代代流传下来。这座石经墙,历经数百年的风霜还在不断的增高,增长。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下午六点三刻了,云层越来越低,今天夕阳不会相见了。离开吧,色须寺旁,找到唯一的旅馆,老电影里才能见到的房子,公共卫生间 ,每间房一壶开水。 夜晚落雪……网上看到阳光下的巴格嘛呢墙。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也许有一天,再来拜访。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但愿那一天,已经领悟了佛陀真谛。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喇嘛拉加素切。松格嘛呢石经城、巴格嘛呢墙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格玛尼石经墙 @NIT铁蛋

    明天回青海了。


    前一篇:2015.10 甘青川高原旅修(五)——金沙江畔雀儿山祭

    后一篇:2015.10 甘青川高原旅修(七)——黄河玛多源头圣湖


    NIT铁蛋的游记:
    微信订阅:相约久久,赠送9000景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