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驴友游记 >motto的空间

【菏泽漫游】巨野博物馆

2024-02-06 10:33:40 motto 阅读:2533 积分:2000

    2019年1月7日,在菏泽开过会议,突然发现从菏泽到巨野的327国道还没走过,于是从菏泽一下正东,过沙土、龙堌、田桥到了巨野。到了巨野干什么?老惯例,参观博物馆或者烈士陵园,省钱又能看到一个地方最根本的东西。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巨野博物馆位于巨野县麒麟大道麟州人民公园西侧,展陈空间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共四层八个展厅。自商周至明清,兴衰荣辱、风雨激荡,承载五千年荣光的珍藏文物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陈列的古今融合,穿越时空,声情凝望。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馆内正厅大型浮雕,选取展示了巨野历史长河中的典型人物、故事和事件,有悠悠大野、涿鹿之战、西狩获麟、齐鲁会盟、昌邑故城、杨震却金、梵塔朝晖等。

    游记相册 @motto

    巨野县因古为大野泽而得名。

    原始社会时期,伏羲氏族曾在大野泽农耕渔猎。上古部落首领尧、舜、禹,都在此留下了宝贵足迹。春秋时期,巨野为武城地,鲁国西境。公元前475年巨野属宋国,至公元前286年改属齐国。

    游记相册 @motto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设置昌邑县(治所在今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属砀郡。

    西汉初期,巨野县境内有昌邑县;西汉中期增置巨野县和乘氏县。昌邑县,始建于秦,前汉为昌邑王国、山阳郡,后汉兖州刺史皆治此,治所在今巨野县昌邑集,所辖包括金乡、巨野、成武、单县4个县的边界地区。乘氏县,汉置侯邑。汉景帝中元六年封梁孝王少子刘买,汉和帝封梁商为乘氏侯。治所在今龙固镇西南甘泉寺一带,其辖区包括巨野东南、菏泽东南、定陶东北部。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中元六年),昌邑、巨野属山阳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改山阳国为山阳郡。昌邑、巨野两县属山阳郡,乘氏县属济阴郡。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昌邑、巨野为其属县。公元前73年(汉宣帝本始元年),撤销昌邑国,复为山阳郡,昌邑、巨野仍为其属。

    公元9年(新朝建兴帝王莽始建国元年),撤销山阳郡,改为巨野郡,以巨野县城为治所。

    游记相册 @motto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撤销巨野郡,恢复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巨野、昌邑两县兼属山阳郡和兖州。乘氏县仍属济阴郡。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曹操任兖州牧,以昌邑为治所。

    三国时期,巨野和昌邑两县属山阳郡,乘氏县属济阴郡。

    公元265年(晋武帝泰始元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治所在昌邑,巨野、昌邑为属县,乘氏县仍属济阴郡。

    游记相册 @motto

    南北朝时期,巨野县为多方割据势力统辖。南朝刘宋初年改高平国为高平郡。公元420年(南朝刘宋永初年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公元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乘氏县移置今菏泽市。公元518年(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分高平郡,置任城郡。在此期间,巨野县先属南朝高平郡,后属北魏任城郡。北齐撤销巨野县。

    隋文帝开皇年间,巨野东北部属郓州东平郡,巨野西南部属曹州济阴郡,巨野东南部昌邑一带属金乡县。开皇十六年,恢复巨野县和昌邑县。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撤销乘氏县,并入巨野县;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

    公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巨野县属郓州东平郡。公元621年,在巨野县城置麟州,复置乘氏县为属县。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撤销麟州,复置昌邑县,巨野、昌邑两县属戴州(治所金乡)。公元625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公元643年,巨野县改属河南道郓州。

    游记相册 @motto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代,巨野县仍属郓州。公元952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移济州于巨野县城,并辖郓城、任城、金乡为属县。

    北宋初年,巨野县属济州。公元997年(宋太祖至道三年),属京东路。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改属京东西路。

    金朝徙济州治任城县,属山东西路。

    公元1147年(南宋绍兴十七年、金朝皇统七年),析任城县以西、巨野县以东地区置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时属山东西路济州。

    游记相册 @motto

    公元1150年,黄河大决,淹没巨野,撤销巨野县。

    公元1269年(蒙古至元六年)恢复巨野县,迁往任城的济州,还治巨野县。公元1271年(元朝至元八年),升州为济宁府。公元1272年(元朝至元九年),移府治于任城,移州治于巨野,是年末仍以府治于巨野,复以州治于任城。公元1279年,升府为济宁路,辖兖、济、单三州。

    公元1348年,黄河大决,淹没巨野城,迁济宁路于济州(任城),迁县治于城北邢家务。

    游记相册 @motto

    周王朝建立后,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措施,分封王室贵胄。鲁国是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地,当时虽以头等王国就封,但到了春秋时期,国力渐衰。大野地处鲁之西境,常常受到宋国的侵扰,为了加强防御,鲁国主动与齐国结盟。

    现巨野有齐鲁会盟台,位于县城西南郊大李庄村北,据《山东通志》和《兖州府志》记载,为春秋齐鲁会盟处。原台"崇数仞,广可蔽二亩。"元末明初,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淤积,再加上雨水冲刷台面逐渐缩小。现存台高约2米,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面积约为816平方米,形如覆斗状。

    游记相册 @motto

    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设济宁府于任城,巨野为属县,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同时,朱元璋把山西大批居民搬迁至巨野,至今巨野人多为山西那批搬迁而来的人的后代。据传,这些后代的一个特征就是小脚趾有两个脚趾盖。巨野新一中附近一村庄仍树立有记录搬迁的石碑。

    公元1374年,黄水淹没巨野,至洪武九年消退,县治由邢家务迁入巨野,重建县公署。

    公元1385年,兖州升为府,济宁降为州,巨野县属兖州府济宁州。

    游记相册 @motto

    清朝初年,巨野县属兖沂曹济道、兖州府、济宁州。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改济宁州为济宁直隶州,巨野为属县。

    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曹州直隶州。公元1735年,改曹州直隶州为曹州府,巨野仍为属县。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巨野县属山东省济宁道。国民党政府把巨野县划为9个区:城区、凤鸣区、新城区、顺应区、大义区、忠义区、龙堌区、柳林区、大康区。

    1928年废除道制,巨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

    1929年,巨野县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游记相册 @motto

    抗日战争时期,巨野县主要由国民党和日伪政府管辖。按照巨野县公署建设科在1943年绘制的行政区划图,全县分为8个区、16个镇、41个乡。        1938年,巨野县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十行署。12月9日,日军侵占巨野城。1939年春,建立日伪县政府。5月建立*郓巨工委和抗日县政府,归*运西专署领导。11月建立*巨野工委和巨野县抗日政府,属运西专署。

    1940年11月,属鲁西二专署。

    1941年2月,属巨、菏、金、嘉、成5县联合办事处。

    1943年,属晋鲁豫17专署。

    1944年6月,属冀鲁豫11专署,同时还有巨菏县,于1941年建立,1942年12月撤销。金巨县,于1943年9月建立,1945年3月撤销。郓巨县,1944年12月建立。巨南县,1945年3月建立。

    游记相册 @motto

    解放战争时期,巨野境内有巨野、郓巨、巨南三个民主县政府。1946年,巨野县属第二行署。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抗日县政府改为民主县政府。

    1949年5月,调整行政区划,巨野县辖6个区,427个村。8月20日,平原省人民政府成立。巨野县隶属平原省湖西专区。9月,巨野县辖11个区,巨南、郓巨两县撤销。

    游记相册 @motto

    1952年12月24日,全县建立乡镇148个,12月撤销平原省,巨野县隶属山东省湖西专区。

    1953年7月20日,撤销湖西专区,巨野县改属山东省菏泽专署。1955年8月13日,全县1~12区分别改称城关区、沙土区、太平区、大义区、龙堌区、柳林区、章缝区、棠林区、营里区、谢集区、独山区、六营区。

    1956年4月,县行政区划由148个乡调整为73个乡镇。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撤区并乡前,全县分11区(建国初期一度设立棠林店区,不久撤销)、73乡。1958年3月,公布撤区并乡方案,撤销11个区,将过去的76个乡镇合并为23个乡镇。

    游记相册 @motto

    北齐造像刊经碑大齐河清三年(564年)立。此埤几经迁徙,多次重立,原位于巨野县大义镇小徐营村西石佛寺。解放初期寺废,大量石刻造像俱残毁或散佚,唯刊经碑幸存。1989年文物复查时发现,1990年,暴风雨中被倒塌的窑场工房击倒,碑身断为两截,现藏于巨野县文物管理所。

    游记相册 @motto

    此碑为高浮雕蟠螭额像碑,素面方座,座高26厘米,长135厘米、宽90厘米。碑身高290厘米、宽88厘米,侧宽17厘米。其中碑首高55厘米,浮雕4龙交缠盘绕于两面,龙首下垂,舞爪拱珠,设龛造像一铺三身。主尊为佛,高25厘米,跣足立于圆台上,双臂被毁,面部亦残。面相方圆,耳大垂肩,高肉髻,著袒右肩袈裟,衣纹呈阶梯形,稀疏清晰,排列有序。两侧为菩萨,高23厘米,体态婀那,面佛相向跣足立于圆台上。头戴宝冠,上着帔帛,腰系带,腹部饰一圆形物,下着衣裙。左侧者右手执莲蕾,左手抚于胸,头部残。右者面相丰满俊秀,左手执莲蕾,右臂残缺,仅存手部,持一物难以辨认。据碑文有“华严经”字样而断,这组造像当为华严三圣,即卢舍那佛与文殊、普贤二菩萨。碑额整体构图巧妙,布局得当,雕刻精致,技法娴熟。从形制的风格来看,显然与山东其他地区的像碑多圆首、圭首有所不同,而与河南地区的像碑相近似。巨野县近壤于豫,此碑应是受其像碑艺术影响的产物。

    游记相册 @motto

    碑阳刊经文8行,共计201行,主要内容为佛说破斋者堕饿鬼地狱。书体为隶书,字径10—11厘米章法字距小于行距,宽结舒展,典雅端庄。结体严谨而不拘泥,个别点划有意出奇移位,以方整中求变化,以平稳中见灵动。其用笔多为圆笔,笔画浑厚丰满,敦朴遒劲,承其隶书法度,又露楷之端倪,横折笔出现楷化现象,显现出浓厚的时代艺术风格和特色。此外,此碑较多地使用了别体字和变体字,个别字沿袭了小篆的笔画结构。同时,还出现了4个简化字,是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简化字,从而把我国出现简化字的历史上推到南北朝时期。

    游记相册 @motto

    碑阴亦蟠螭首,二龙拱珠设题额,额刊德主姓名,6行26字,字径5厘米,正书体。下刊发愿文及布施人150余人,碑左、右两侧均刊有诸题记,字迹多漫漶磨泐。右侧面为“大安元年三月十八日再 □立碑人本村徐忠等陈塘闫希记”、“弘治十年十月十七日重立住持道女大都维那贺芒女”“发心季□化主圆学”,“大齐河清三年太岁在甲申七月八日讫功”。碑左侧面刊小字一行44字,“时大元至正三年仲夏良日住持大明院沙门德渊同乡僚闫敦武等同竖石日再移石碑永为后志王世荣移刊”。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白莲起义是明末徐鸿儒领导的起义。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但是年春被人告发,不少骨干被捕。徐鸿儒遂于五月提前在徐家庄树旗起义。起义军占领郓城、钜野交界处的梁家楼一带,拥立徐鸿儒为中兴福烈帝,建号大乘兴胜,设立官职,建立政权。义军多头缠红巾,众至万余人,先后攻占郓城、钜野等地。同时,其它白莲教首领沈智、夏仲进、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等,也分别攻占滕县、邹县、峄县(今枣庄东南)等县城及漕运要道夏镇,并进攻兖州、曲阜、郯城等地,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

    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加之明廷派大军合力进剿,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失守。徐鸿儒等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军抗衡。明军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的大量官军,围徐鸿儒军于滕县。九月,徐鸿儒粮尽援绝,突围不成而被俘,十二月在北京被害。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1897年11月1日夜,阴云密布。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能、韩二人原本分别在阳谷和郓城一带传教,因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圣瞻礼",路此天晚而宿。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主让客先,安顿能,韩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资听到动静后发现情况不妙,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大使并转德国政府。

    游记相册 @motto

    1897年11月13日,即教案发生后的第12天,德政府派军舰多艘,强行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惩办了山东巡抚李秉衡、兖沂曹济道锡良、曹州镇台万德力、巨野知县许廷瑞等近十名地方官;赔银20万两,并在巨野、济宁、曹州等地建造教堂及传教士防护住所。从此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正如当时日本《外交时报》所称:华政府于山东一举一动,皆受德人指使,似满洲之实权归俄人掌握。彼山东之实权,亦将归诸德人矣。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巨野教案遗址位于巨野县城西北5公里的麒麟镇磨盘张庄(现为北张庄)村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磨盘张庄教堂于1967年被拆除,唯甫用的椅子,大床,教堂门窗幸存,为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原教学遗址公存当年水井一眼。

    1977年,巨野教案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记相册 @motto

    巨野教案已成为历史长卷中的一页,它记载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辉史迹。也饱含着外来侵略的欺凌和耻辱,这一切将被中华民族后世子孙永远铭记在心。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巨野战役也称龙缝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斗。1946年9月,定陶战役后,国民党军继续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占山东菏泽城。

    游记相册 @motto

    1946年9月28日,进攻鲁西南的国民党军攻占定陶、菏泽等地后,以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分别沿菏(泽)巨(野)公路及潴水河南岸东犯,10月3日进至巨野县城以西龙堌集和县城以南张凤集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决心集中第3、第6、第7纵队歼灭位置较突出的整编第11师一部;以冀鲁豫军区部队牵制菏泽、金乡方向的整编第88、第55、第68师等部;以第2纵队阻击第5军,保障主力作战。

    游记相册 @motto

    当晚,晋冀鲁豫野战军3个纵队对张凤集守军整编第11师第11旅展开多路突击,但因敌情侦察不确,各路攻击部队均未遇敌主力。5日晚各纵队继续攻击,第3、第6纵队从两翼迂回,实施钳彤攻势,又因雨后淤泥积水太多未能奏效。第7纵队一部虽突入第11旅第32团驻地,但后续部队未及时跟进,当夜未能解决战斗。6日,突入张风集的部队转入防御,击退守军多次反击,坚持了阵地。黄昏,第3、第7纵队各一部也攻入张凤集,激战至7日上午,守军3000余人除200人逃脱外,全部被歼灭。与此同时,第2纵队将第5军扼阻于龙堌集以西地区,毙伤其2000余人。下午,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分别向西和西南方向退却,逐渐靠拢,晋冀鲁豫野战军遂结束战役。

    这一战役晋冀鲁豫野战军伤亡4300余人,毙伤俘国民党军5300余人。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前贺庄画像石墓原位于巨野县大谢集镇前贺庄村北万福故河内。2005年发现,移迁至县文庙恢复保护。现为1:1复原,该早期被盗,仅出土陶牛、陶马、购车、残陶俑等物品。墓主人身份难以确定,据墓性质判断为汉代,但出土器物有明的六朝时期风格,因此,专家推断这座墓葬有可能是先为汉墓又为后朝复之用。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该墓保存基本完好,全长6.75米,最宽处6.15米。墓呈“凸”字形结构,前宽后窄,分为前、中、后三室,前室左右两边又各设一耳室,画像石24块。该墓结构谨严,筑建精工,为研究古代的社会习俗、葬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经幢。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 由于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游记相册 @motto

    作为经幢建造的起始,是自唐代以后建造之风才开始盛行。有为功德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忥僧德的墓幢,而五代之后晋国祚非常短促,与历代相比,只能称得上是昙花一现,因此所留遗物少之甚少。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清代何绍基书法碑。

    游记相册 @motto

    麒麟居“麟、凤、龟、龙”四灵之首,是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麟崇拜肇始于原始社会,殷商时期已成习俗。巨野麒麟传说始于春秋“西狩获麟于大野”的故事,葬麟之处即为“麒麟冢”。因此,唐武德四年置麟州于巨野,翰林学士韦表微作《麟台碑铭》刻石立于麒麟冢前。唐宋明时期,在麒麟冢西建有“瑞麟寺”。明本《巨野县志》载:“世传巨野焦氏山产麒麟,因名麟山”。

    游记相册 @motto

    麒麟传说在巨野广为流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牛生麒麟”、“麟山产麟”、“孔母梦麟”、“麒麟送子”、“麒麟显灵”等20余个,从不同的层面表达了人们对这种仁兽的喜爱。巨野有关“西狩获麟”的历史遗存,虽历经沧桑,仍十分丰富。如“广轮四五十步”的麒麟冢、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张九叙斗书“麒麟冢”碑、明天启年立“重修瑞麟寺功德碑”、获麟集村“麒麟寺”碑座上精美的麒麟雕像,均基本保存完好;唐韦表微《麟台碑铭》碑、1928年广东军阀陈炯明部第三路军总司令刘志陆《游麒麟台有感》碑都妥善保存;巨野八景之一的“麟渡古流”依然碧波荡漾。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昌邑故城位于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都城。东周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就成为王国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划国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封期子刘髆为昌邑王。刘髆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刘贺继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位,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刘贺被贬为海昏侯。

    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记相册 @motto

    红土山又名禹梁山,据传为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山梁歇息而得名,后因山顶土层红褐色,又名红土山。红土山汉墓位于山东侧半山腰处,距核桃园镇东南约6公里处。

    游记相册 @motto

    该墓为大型崖墓,人工穿凿山岩而成。墓东西长70米,南北宽4.7至7.1米,深6至11.9米,封土10.2米,南北直径50米,东西直径55米,土方工程约计1.5万立方米。该墓工程浩大,整体结构严密,有封土层、乱石层、防盗层、墓道堵石、墓门堵石、墓门墙、前室、后室等。建墓用的封门墙石、墓门墙石、墓室顶盖石、防盗窃案石,大小约计五百余块。其构筑方法与河北满城汉墓、江苏铜山龟山汉墓基本相同。墓葬年代在汉武帝后元末年和汉昭帝始元元年之间。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红土山汉墓发现于1968年,经历1971年和1977年两次考古发掘后,古墓墓况失于有效保护。因风雨侵蚀水土流失,加之周围村庄农民拓土开田,墓道、墓圹被碎石和红土填埋,该墓已成为一座野生灌乔植物、野草、野花和农作物共争繁茂的大型石丘,但透过古墓一角裸漏的人工雕凿岩石和石坑,其昔日的壮观宏大、精美和神秘的墓主未解之谜,愈加令人惊叹,引人探究。目前,该墓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红土山汉墓出土随葬器物丰富,其中铜器526件、铁器405件、陶器29件、玉器43件,加上漆器和其他器物共1056件,并有7鼎和真车真马。其制作之精工,纹饰之繁缛,兵器之多,在古墓发掘中是比较罕见的,而铜礼器的大量随葬和成药、制药器械的新发现,也给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墓的整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宫,充分显示了古昌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汉代巨野手工业工人的创造才能、聪明智慧,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质地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

    游记相册 @motto

    山东陶乐舞杂技俑、四川陶说唱俑、河南技乐俑等等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就看到这里吧,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巨野亲自走一走。


    motto的游记:
    微信订阅:相约久久,赠送9000景点攻略。